尋找感興趣的產品?
WiMAX 接收器基本原理:雙通道 WiMAX 接收器的操作
本圖顯示典型 WiMAX™ 行動站(MS)接收器的簡單版本,粗體虛線為主反饋迴路。在我們進行設時序,我們可確定這些因素對測試有何影響。
針對有線測試,射頻微型插座可將天線與電路斷開。在測試波形中,可局部建立天線模型。接收器的前端採用模擬濾波,以減少相鄰和非相鄰高位準通道的(阻塞)干擾。測試包括將有用信號提高至高於標稱靈敏度值 3 dB 以上,並在大幅提升的信號位準上添加干擾。干擾可能需要使用多種不同的無線格式(例如 WLAN)。
為滿足 cell 邊緣靈敏度要求,需要可開關的低雜訊放大器(LNA)。在對整個元件進行靈敏度測試時,LNA 的雜訊底線是一個關鍵的影響因素。可使用經校驗的加成性高斯白色雜訊(AWGN)來隔絕射頻硬體和解調器效能的影響。
如果使用下行鏈路資料增強,則 DSP 必須逐個符號地不斷調整接收器鏈的增益,以避免壓縮和量化錯誤產生過多的解調錯誤。對於訊框到訊框之間以及單個訊框之內的位準變化的響應,可透過改變資料叢發功率來測試,或透過使用不同通道偽隨機種子的訊框來測試。
一旦設定了增益並將信號數位化,DSP 必須使用前導碼來識別信號,然後將其從各種衰落通道中還原。雖然相符性測試可驗證數萬個封包的統計效能,但 DSP 開發人員需要知道哪些精確的通道條件,會導致封包恢復出現問題。即使縮短的衰落通道也可進行比較、回歸或效能測試。它可能速度更快,並且成本比“即時模擬”低得多。
另一個反饋迴路涉及將本地振盪器的頻率鎖定到輸入基地台(BS)信號。接收—發射時序也隨著行動站的行動而更新。在執行更複雜的資料恢復任務之前,需要對這些迴路進行速度和追蹤測試。
在 DSP 儘量恢復信號之後,媒體存取控制(MAC)可將自動重複請求(ARQ)管理消息或 HARQ ACK/NACK 封包作為恒定回饋的一部分發送到基地台,因此記憶體和處理能力的限制,會影響測試特性的因素。
每一級的控制都有不同的響應速率和控制迴路頻寬。最終,我們將透過許多同時變化的變數對無線特性進行測試,但是在設計和驗證過程中,需要逐步評估操作和響應效能。
如需 WiMAX 的更多資訊,請瀏覽我們的 WiMAX 測試頁面
“WiMAX”、“Fixed WiMAX”、“Mobile WiMAX”、“WiMAX Forum”、WiMAX 論壇的標識、“WiMAX Forum Certified” 和 WiMAX 論壇認證標識都是 WiMAX 論壇的商標。所有其他商標為其各該擁有者的財產。